最近不少人問到金稅四期,其實大家關心的并不是金稅四期是個啥,而是金稅四期對自己到底有啥影響。關于金稅四期的內容滿天飛,基本上都是在介紹這是一個多么龐大多么先進的系統工程。那這個工程到底對你有啥影響呢?
其實,也不必太恐慌,金稅四期確實是和每個人都有關系,但是對大部分人沒什么影響,主要影響的是雙高人群和企業。具體對你有什么影響,看完下文,你自己就會有所判斷。
01 什么是金稅四期?
金稅工程早從1994年就開始了,中間經歷了好幾期的過程,現在說的金稅四期就是金稅三期工程的升級版。
金稅四期,簡單來說,就是幾個關鍵詞:借助科技手段,實現跨部門信息共享,稅務征收更精準更全方位。
具體怎么操作呢?就是系統能采集到各機構的數據,比如各部委、央行、商業銀行等,未來肯定是包括但不限于這些機構。通過對這些信息的大數據分析,系統發現異常交易或者資金往來的時候,就會自動報警。對于這些異常賬號,會進行更加嚴格的稅務稽核。
02 為什么要建設金稅四期?
當然是多方面的原因,說到底就是為了完善稅收征管制度,把該收的稅都收上來。主要的原因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方面:
第一,擴大征稅人群。
在金稅四期以前,是“以票控稅”,也就是所有稅收征管都以發票為準。比如,一個企業,你收到的錢,如果你給別人開了發票,就證明你有這一筆收入。同時你花出去的錢,別人給你開了發票,就可以證明這筆支出,可以記作成本。簡單來說,收入扣除成本,就是你的利潤所得,這部分錢是需要交稅的。當然,這都是以發票為準。
如果都嚴格按照規定來開發票,那該交多少稅就是一目了然。但問題是,如果直接繞過發票呢?比如企業的交易,直接用個人賬戶來交易呢?企業也就不用開發票,發票是征稅的憑證,沒有發票也就沒法征稅了。這是之前“以票控稅”的一個漏洞。
除此之外,還有一個群體,也游離在“以票控稅”之外,那就是個人賬戶。比如小到小商小販,大到個體戶,他們的消費者基本上都是不需要發票的,那他們的收入怎么納稅呢?當然,還有一些自由工作者,自己接單,都是個人對個人轉賬,這部分收入,也是沒有征稅憑證的。
金稅四期上線以后,就會從“以票控稅”改革為“以數治稅”。未來不管是企業賬戶還是個人賬戶,系統可以監控到你的每一筆收入所得,該交稅的就得交稅。發票不再作為稅收征管的唯一憑證,即使不開發票,也規避不了該交的稅。
第二,降低稅務征管成本,提高效率。
征稅對象是非常龐大的群體,目前來說,收入在個稅起征額以上的群體(工資5000元以上)和那么多企業,都是征稅對象。這么多公司和個人,如果一個一個核查其真實所得和納稅所得是否匹配,那得是多浩大的工程,難度可想而知。
從實操層面上看,時間成本根本就不夠。比如要核查2021年的數據,2022年一年的時間也做不完。到2023年,又要核查2022年的數據了。從時間成本上看,根本就完不成。
從人力成本上看,這得需要多少稅收人員。現在的稅收人員,主要是處理正常征稅流程里的工作。如果再加上完善的核查工作,無疑又會增加一筆巨大的人力成本。現在各企業都提倡降本增效,政府部門也是一樣。如果不增加人力,那這些工作交給誰做?交給人工智能,讓自動化的系統去完成。
金稅四期上線以后,每一筆資金往來產生的數據都會自動記錄,并且會和之前的信息綜合比對分析,如果有異常,實時發出警報,大大降低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,提高稅務征管的效率。同時,還會降低出錯率。
第三,從根源上解決稅收貪腐問題。
這個主要針對企業來說,以前的查稅收稅工作,基本上都是當地的稅管員,而且很多情況都是幾年以來,就是那幾個固定的人。在這種辦稅環境下,企業和稅管員會很熟悉,當然中間也會有一些可操縱的空間,比如貪污受賄。
金稅四期以后,監管賬戶的是系統,而不是固定的稅管員。直接從根源上避免企業和稅管員聯合起來偷稅的問題。
而且,未來的抽查工作遵循“雙隨機,一公開”原則。隨機抽查企業,隨機安排執法檢查人員。誰都不知道自己的企業會不會被抽查,也不知道誰來查賬查稅。這也能從根源上解決稅收的貪腐問題。
03 金稅四期什么時候上線?
2022年9月22日,王軍局長在稅收征管合作論壇上表示:金稅四期工程,今年年底將基本開發完成。
至于什么時候上線,還沒有明確消息。快的話,2023年就會上線使用。
不同省份和地區,也有可能上線時間不一樣。
04 金稅四期來了,如何應對?
從以上也能看出,金稅四期就是稅收征管的改革。很多人擔心金稅四期上線以后,自己的資產不安全,或者有什么風險。那該如何應對呢?
首先,最好做到依法納稅。如果依法納稅,那就沒什么不安全的,就能從根源上杜絕風險。
其次,盡量分散管理你的資產。即使依法納稅,賬戶金額過高也會有可能會被單獨拿出來稽核。為什么呢?稅務部門可以說是創收部門。查稅的目的是把偷稅的部分追收回來。怎么做最高效呢?同樣被查的兩個賬戶,如果都被追繳稅款,哪個賬戶追繳稅款更快呢?當然是賬面上有錢的那個。所以過多的金額,盡量分散在不同資產里。
另外,對于稅務稽核的重點人群“雙高人群”,很多人都很好奇,到底多高的收入,多高的資產額,屬于“雙高人群”呢?大部分人理解為1000萬,其實,1000萬只是財富管理行業普遍認為的高客標準。對于稅務稽核的重點人群“雙高人群”,稅務部門并沒有給出明確的標準。這個標準,各地區可能會有差異。
最后,如果收入沒有納稅,也沒有被查稅,是不是就沒事呢?這個怎么說呢?金稅四期上線以后,所有賬戶記錄都是留痕的,可能暫時沒有被查,但是查的時候,一定能查出來,所以,隱患還是在的。這就像,我們在網絡上的發言,如果不被追究,那也沒事,如果執法部門追究,那就一定能查得到。